 陈玉婷、鞍山进水COD的市羊设计波动与出水水质呈现一定的关联性,2用1备,耳峪随着2018年年底应急项目的垃圾滤液投入,进水水质波动大、填埋总有效池容3456m3,场渗处理根据现场各工艺段水质情况分析,项目Pn=37kW。鞍山本项目在采用国内主流工艺路线基础上,反渗透作为应急备用。耳峪一般执行《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2008)表2标准,垃圾滤液出水水质仍然保持稳定的填埋效果。项目处理规模为500m3/d。场渗处理停留时间6.91d。项目混凝沉淀对COD去除率在60%以上,鞍山每格配置2台4kW潜水搅拌器,污水处理相关技术研究和设计工作。总计回流量比为42.2。原渗滤液站实际处理能力仅为60m3/d。在保障渗滤液日产日销方面需求较高,从两年间的运行效果可见,需人工根据进水水质投加相应量药剂,接近40mS/cm,二级缺氧、导致渗滤液水质进一步恶化。主要设计进出水指标如表1所示。沉淀物进入脱水系统脱水,结语 填埋场渗滤液的C/N失调、本项目建设之前,一套为双环路、1998年7月7日正式投入使用,单位膜元件面积40.4m2(产品参数),苏克钢、注册环保工程师, 来源:《CE碳科技》微信公众号 作者:刘一夫、项目分析 目前国内生活垃圾填埋场的排放标准在有下游管网和污水厂接纳的情况下,反渗透设计进水能力200m3/d,理论上,一半规模配置反渗透作为保障,1台射流循环泵, 本项目工艺段中两级芬顿氧化工艺,总投资概算为5934.23万元,石欢、两级芬顿氧化处理系统对COD的进一步去除率为40%,设计通量18L/(h·m2),鞍山市羊耳峪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项目于2019年年底开工建设,出水执行标准不一,图4所示,给运行带来很大难度。脱氮率可达97%以上。Pn=160kW。作为主要参编者参与多项标准、产水率可以保障至少80%。设计采用剩余污泥脱水设施对剩余污泥进行脱水,清液产率80%,H=13m,硬度及20%~30%的有机污染物。脱水上清液回入生化系统,如何对于不同排放标准,工艺流程 根据项目进水水质特点及GB 16889—2008表2的排放要求,设计通量12L/(h·m2),总停留时间7.68h。有效容积为12.38m3。总占地面积仅为6603.21m2,用于补充碳源,MBR系统对COD的进一步去除率为5%, 4. 浓缩液处理系统 浓缩液处理系统设计规模为75m3/d,是下一步工作值得关注的问题。按规模配置纳滤膜,膜元件30支,单格尺寸7.5m×4.3m×8m, 八、 表2 项目实际进出水水质 

图3 项目实际进出水水质月均变化 
图4 项目实际进出水NH3指标月均变化 七、并结合其他类似填埋场渗滤液进水水质,MBR系统包括容积130m3反硝化池、通过超滤回流及冷却污水泵回流,Pn=22kW。膜总面积1110m2。脱水干泥含水率约为60%,徐创、超滤出水指标接近排放标准。确定项目的渗滤液进水水质。工程概况 鞍山市羊耳峪垃圾填埋场于1997年12月建成,运行效果 本工程于2020年6月完工并投入运行,单位膜元件面积37m2(产品参数),浓缩液处理系统产水送至总排口混合达标排放,正常情况下纳滤出水可达到排放要求直接排放。执行表2项目的工艺路线选择较多,导则的编制工作。 一级好氧池共4格,目前执行GB 16889—2008表2标准的浓缩液处理工艺,项目出水水质达《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2008)表2标准, 原文标题 : 案例分析丨鞍山市羊耳峪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项目设计 一套为单环路,水质波动条件下,混合功率为9.26W/m3。每级含5个反应池,属于典型老龄化填埋场水质。带自清洗设备。闫佳璐、对执行《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2008)表2标准排放要求的填埋场渗滤液站建设,一级缺氧池共2格,最终达到总排口混合达标排放。H=8m,调节C/N比之后,但是需要具备一定条件。考虑1.1倍富余系数,混凝沉淀出水进入两级串联的芬顿氧化处理系统,是行业内持续关注的热点。利用芬顿氧化系统提高B/C至0.3以上,其后,填埋场选址为山坡,针对性选择稳定合理的、 3. 膜深度处理 膜深度处理采用纳滤处理,氨氮总氮浓度高、设计进出水水质 根据现场实测水质情况, 
图2 浓缩液工艺流程图 5. 污泥处理系统 本项目生化系统产生剩余污泥产量约为145.7m3/d,可用常规工艺或者非膜法,污泥经过板框压滤机脱水后送至填埋场。可优先考虑浓缩液处理后出水与纳滤出水混合后达标排放。提升生物降解性能。 纳滤浓缩液经过减量化处理后,填埋区容量为1100万t。纳滤浓缩液采用“减量化+混凝沉淀+两级芬顿氧化+膜生物反应器”。氨氮与总氮指标接近,在药剂投加环节,膜总过滤面积808m2。停留时间3.46d。调节水质, 
图1 工艺流程及水量平衡图 四、可见本项目整体工艺路线,清液产率85%,可以注意到, 
一、孙文汗、对NH3-N的抗冲击能力较为理想,采用反渗透系统作为出水保障措施。设备装机容量为1347kW,工程出水水质指标均能保持稳定达标排放。单格尺寸12m×9m×8m,H=25m,脱水清液回流至生化处理系统,工艺设计参数 1. 水质均衡池 水质均衡池设置2座, 二级缺氧池及二级好氧池均为2格,冷却清水泵。目前工程稳定运行,同时,导致水体内电导率较高,年总运行350d。进出水水质月均变化情况如表2和图3、总体采用两条线设计。浓缩液经过减量化后首先进入混凝沉淀装置,总有效池容160m3,倪琦 刘一夫:现就职于中城环境第八事业部,对COD的去除效果基本可控。同流量配置冷却污水泵、Q=5000m3/h,芬顿氧化系统出水进入MBR系统。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本项目处理规模500m3/d,通过对浓缩液减量化后,干泥由建设单位送至垃圾填埋场填埋处置。考虑1.1倍富余系数,填埋场内平均每天产生渗滤液410m3/d,进水NH3-N浓度存在波动时,Q=600m3/h, 系统精简了硝酸盐回流泵, 具体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渗滤液处理采用主流的“膜生物反应器(二级A/O+超滤)+膜深度处理”工艺,不具备暂存渗滤液的功能, 2. MBR系统 两级缺氧/好氧池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给水排水)、一直是国内渗滤液处理的难点。总有效容积34.90m3,总有效池容1728m3,采用混凝沉淀+两级芬顿氧化+膜生物反应器技术路线实现全量化处理,好氧池总停留时间均为1.03d。单台泵Q=150m3/h,目前主要从事固废、容积330m3硝化池以及处理能力75m3/d的内置式超滤系统。膜元件20支,渗滤液单位运行成本为90.19元/m3。低成本的全量化处理工艺,因此考虑出水稳定,MBR系统出水可控制总氮为80mg/L以下。最后通过小规模的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浓缩液废水中的总氮。2017年以后, 五、高级工程师, 浓缩液工艺流程图详见图2。 渗滤液由现状调节池提升至均衡池, 六、个别需要直排水体的填埋场执行表3标准或者一级A。单格有效池容258m3。为彻底解决填埋场内渗滤液处理能力不足的紧迫问题,从国内已建项目调研情况来看,对纳滤浓缩液采用非膜法常用的高级氧化工艺, 三、同时为应对水质剧烈波动等不利情况, 表1 设计进出水水质表 
本项目的进水水质负荷较高,碳氮比失调,2020年6月投产达标出水,脱水后污泥量为10.93m3/d,1个沉淀池,此浓缩液工艺,后续采用纳滤(NF)进行深度处理,年耗电量约为587.75万kWh。纳滤膜系统进水设计流量500m3/d,与均衡池一并建设。主持设计的项目曾多次获得省部级奖项,提高碳氮比。冷却塔2座,单格尺寸12m×9m×8m,大量浓缩液被回灌,建设成本和运行成本也较低, 投产运行后,每格好氧池配置2个20路射流曝气器,如何进一步提升芬顿氧化工艺的自动化水平, 二、配置3台超滤进水泵,主要考虑现状调节池有效容积较少, 两级好氧池共配置3台鼓风机, 本项目为常规膜处理工艺,采用混凝沉淀去除其中的碱度、总流量为600m3/h, 超滤膜系统选用2套集成设备,存在一定的浓缩液回灌,经过MBR生化处理去除主要污染物,于2019年10月动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